再过半个多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即将迎来“满岁”。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北京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小区的垃圾分类成效也有目共睹。但是,根据12345热线近期接到的市民投诉,一些小区仍存在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小区垃圾堆积成山,清运不及时;有的小区缺乏值桶人员,垃圾混扔混投仍然普遍;还有一些居民至今没有树立分类意识……连日来,记者通过暗访发现,一些小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不到位,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细节管理,“人人动手、养成习惯”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清运受阻 小区垃圾堆积成山
“垃圾都堆积成山了,也不见有人来清运。”家住朝阳区慧忠北里第一社区411号楼的居民反映,小区的垃圾已经好几天都没有清运了,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4月11日下午,记者刚走进慧忠北里第一社区的南门,眼前的垃圾桶站让人大吃一惊:外围摆放着一圈垃圾桶,围起来的面积约有10平方米,里面全都是居民丢弃的垃圾,不仅有生活垃圾,还有建筑垃圾及大件垃圾,大大小小的各种垃圾袋,堆积得几乎与垃圾桶齐平。天气渐热,垃圾堆不时散发出臭味。因为实在没有地方可扔,来扔垃圾的居民只能继续将垃圾抛向垃圾堆,这也导致垃圾越堆越多。“这也太不像话了!”“还有没有人来清理了?”采访时,记者不时听到有居民抱怨。
再往北走,前面还有一处桶站,此处垃圾露天堆积的问题更加严重:这里占地面积更大,堆放的垃圾更多,几组垃圾回收箱都被淹没其中。不仅如此,垃圾堆还占用了部分人行通道和旁边的停车位。“进不来也出不去。”一位车主无奈地说。居民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已经好几天没有得到清运了,虽然之前也出现过几次垃圾满溢、清运不及时的情况,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下午看见拉走了一小车,但这么多垃圾,全部清运完不知道得什么时候了。”一位居民说。
对于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物业工作人员称,受附近垃圾转运厂整改的影响,所以小区垃圾清运出现阻滞。物业正与各方积极沟通、协商,争取尽快对小区垃圾进行清运。
“清运都不及时,更别说垃圾分类了。”有居民反映,生活垃圾实施分类后,他感觉小区垃圾的分类管理一直没跟上,自己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本来想着垃圾分类了,能为小区做点贡献,我还买了家用的分类垃圾桶。谁知我坚持自己在家分类,拿到楼下一看,垃圾桶站还是混扔混投,一直没有改观,我也就放弃了。”另一位居民说,他家的分类垃圾桶现在已经下岗了,放在门外用来存放快递。
指导懈怠 垃圾分类员只分拣
当天,记者又来到芍药居10号楼。这里同样因垃圾分类问题遭到居民投诉。
除了院门口设置有一组垃圾桶站外,在10号楼与11号楼之间的通道旁,还有3组垃圾桶站。每组桶站上面都有遮阳棚,外面的铁皮围挡上标注有“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对应着里面的垃圾桶。虽然外观看起来挺规范,但是,围挡里的情况却不乐观。每个垃圾桶的上方都悬挂有拉手,但桶盖几乎都是敞开的,不少蚊蝇在乱飞,垃圾桶周边还散落着鞋子、纸巾以及不少袋装垃圾,看得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进行清理了。甚至有的垃圾桶壁已经破损,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至于桶内的垃圾分类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记者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绝大多数来此扔垃圾的居民,不是将垃圾分别投入所对应的桶中,而是把好几袋垃圾直接丢进了一个桶中。走近细细一瞧,“其他垃圾”桶中有不少剩菜剩饭,“厨余垃圾”桶内也有不少其他垃圾。记者注意到,一组桶站旁的小门上张贴着告示,上面写着“此处禁止乱堆乱放白色泡沫”,不过,各种泡沫箱已经摞了厚厚一层。
“最近一段时间,小区垃圾分类的问题不少,我们向物业、社区反映过很多次了。”有居民指出,小区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分类指导有所懈怠,虽然也有垃圾分类员,但他们承担更多的是二次分拣工作,基本谈不上分类指导。
当天下午,记者看到两名穿着橙色制服的人员骑着小车,拿着一个尼龙袋,从垃圾桶中取出几小袋垃圾,把里面的脸盆、纸箱等部分可回收物装进了尼龙袋,随后又把剩下的垃圾放回桶中,短暂停留之后就离开了。此后,居民们陆陆续续混投着垃圾,也没见有人进行分类指导。
属地芍药居三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芍药居10号、11号楼属于老旧小区,其中10号楼无物业管理,为了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社区此前也组织过党员、志愿者进行值桶工作。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已第一时间张贴宣传海报,招募志愿者,并且会发动社区工作者轮流进行桶前值守。
垃圾乱扔 撤桶后破窗效应凸显
丰台区阳光星苑南区2号楼前曾经设有垃圾桶,后来由于撤桶并站,进行定点投放,垃圾桶就被移走了。有居民反映,垃圾桶所对应的铁架子没有拆除,很多居民还是习惯在原址丢垃圾,导致异味严重。在拨打12345热线反映之后,社区方面回复称已经对铁架子进行了拆除。
4月11日,记者来到市民所说的问题点位发现,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有成袋的垃圾,还有一些腐烂的菜叶等厨余垃圾也被直接丢弃在了地上,周围还有不少油污。不仅2号楼前如此,旁边的1号楼也有同样的问题。垃圾堆旁就是停车位,一名男子从车里出来之后,随手就把喝完的矿泉水瓶丢在了垃圾堆里。
记者注意到,就近的垃圾投放点设置在两栋楼之间的主干道旁,距离几处垃圾堆也就不到100米的距离。“有些人为了图省事,不愿多走几步路,就随手扔在了楼下。”有居民说。
位于大兴区的灵秀山庄小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市民张先生反映,小区的每个单元原先都设置有垃圾桶,后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也都撤除了,但仍有不少居民在垃圾桶的原址乱丢垃圾。
4月12日,记者在小区走访了一圈发现,单元楼前乱丢垃圾的问题普遍存在。垃圾桶撤走后留下的那部分小小空间,竟然成为了有些居民眼中的天然垃圾场。虽然每处点位都有物业张贴的“请勿投放”提示标语,但效果并不明显。“起初物业的提示还有点用,后来很多人都懈怠了,懒得再去定点投放了。”一位居民说。
灵秀山庄小区有20余栋楼,不过记者仅仅发现了四处垃圾投放点。“桶站设置不合理”“走过去太麻烦”,谈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少居民如是说道。“小区很大,但是现在垃圾桶特别少,而且垃圾投放点和单元楼有一段距离。就拿我来说,每次下楼走到垃圾投放点,起码需要10分钟,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就更费劲了。”有居民告诉记者,为了省时省力,有的人就把垃圾扔在了楼前。见没人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破窗效应日益凸显。
部分小区居民表示,为了把垃圾分类好事做好,除了居民自觉投放之外,建议社区也要充分考虑大家的投放需求,比如,桶站的位置是不是绝大多数居民都认可的,是不是也应该适当安排志愿者从旁指导投放……总之,垃圾分类关键看细节,根本还在管理上。(实习记者 孙延安)
原标题:这些小区垃圾分类还得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