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这个典故其实根本不存在 蔺相如身份造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1-22 23:35:25  阅读:302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爱戴
将相和这个典故其实根本不存在,蔺相如身份造假?“将相和”这个典故,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

故事很简单。出使秦国的蔺相如不辱使命,既没有给秦国和氏璧,又没有割让土地,还让赵国赚足了面子,提升了赵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赵王很满意,封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上卿”。

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知道后,很不乐意。“我拼死拼活的,冒着生命危险,才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蔺相如就靠着一个嘴皮子,现在的地位倒比我还高了。这能忍?不行,我得灭灭他的威风。”

得到消息的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处处让着廉颇,不与他计较。而廉颇知道个中缘由后,也深明大义,主动负荆请罪。二人自此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成为了一对好基友。

这个宣扬“将相和,平天下”的故事,如果细究的话,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就要从战国时期的官制说起了。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面对日益频繁的大规模战争,急需建立起一套完善又高效的国家行政机构,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分配和调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官员才有了文武之分。

随着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的出现,权力开始掌握在诸侯国的国君手中。可是国君毕竟是一个人,不是机器,能力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如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他负责,可能国君早就累死在朝堂之上了。(所以说朱元璋真是猛人,大小事务都要经过自己的手。)

因为国君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管理全国政事,于是,“将”和“相”出现了。

战国时期的“相”,一般是由文人担任,帮助国君管理国内政事以及外交。在“相”之外,让擅长兵法的人统兵打仗,镇守边邑,也就是“将”,或者成为“将军”。

“将”和“相”,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再联合所在国家的国君,一个三方协力的上层官僚体系在战国时期构建起来了。

之所以说“将相和”这个故事不存在,关键点在于蔺相如的这个“上卿”。在他完成“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这两个任务之后,赵惠文王册封蔺相如为上卿,并不是国相,这是有明文记载的。

而上卿和国相还是有所差别的。

战国时期,虽然是以地主(诸侯)的统治代替了领主(周王)的统治,但是封建社会和封建政权的本质没有改变。通俗点讲,就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依旧存在。

等级最高的阶层自然是国君,在国君之下,还有各种等级的爵位。这个在各国有所不同。

例如魏国,国君之下的爵位是大夫,其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之分。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爵位是按照军功来授予的,共分为二十等。

赵国呢,国君之下的爵位成为卿,有上卿、亚卿之分。

蔺相如呢,被封为上卿,是个爵位。而国相呢,是战国时期的官位。二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所以呢,“将相和”这个说法有误。但是把它叫做“将卿和”吧,又不好听。还是把它拆分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吧。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