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阳 明 心 学
王阳明心学远承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之后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社会儒学开展的一座顶峰。
心学的逻辑结构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心学的理论基础,“心即理也。全国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致良知是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天然会知,见父天然知孝,见兄天然知悌,见孺子入井天然知心中不忍,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忘我意妨碍,即所谓‘充其心中不忍之心,而仁不行胜用矣’”。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方式办法,“某尝说知是行的主见,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心学具有多方面含义,既是形上哲学又是人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办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既是修身论又是功夫论,而中心却是人生哲学,教人怎么做人,怎么成人成圣。
成人成圣是王阳明从小立下的志趣。12岁时当听到老师说全国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即予以否定,以为“全国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成人成圣也是王阳明毕生的寻求,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着重:“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成人成圣更是王阳明毕其终身所思索根究的中心出题,从而构成圆融淳厚的心学思维体系。
心 即 理
心即理,着重人的主体性,要求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担任,自觉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在王阳明看来,心即理的价值指向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明明德便是要发挥光大人道之善,“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天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明明德的关键是去除私欲,“是故苟忘我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
明明德与亲民是体与用的联系,只要明明德,才干亲民和治平全国,“明明德者,立其六合万物之一体也;亲民者,达其六合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全国人之父,然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全国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然后孝之明德始明……君臣也、配偶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六合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全国,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全国平”。
明德亲民的最高境地是止于至善,也便是良知境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致 良 知
致良知,杰出良知的优先性,要求人们在干事做人进程中一直据守规矩良心,凸显诚心的修身办法,既不要为物欲所惑,更不要为常识所蔽。
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的意图是内圣外王。如果说良知是先天的品德价值理念,那么致良知便是修身理念与行为、进程与成果的调集,以到达内圣外王的意图。
在内圣方面,王阳明以为,致良知要格物,而格物不是为了即物穷理,而是为了正其良心,“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由于人之良心是正的,只要意念起时才会有善恶之分,“有善有歹意之动”。
所以,正心的本质不是规矩良心,而是规矩意念,“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起然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规矩意念,便是诚心和明明德,要去除人的私欲,纯乎天理,“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应,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妨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现在念念致良知,将此妨碍窒塞一同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在外王方面,王阳明以为,致良知要把人的良心和善性推而广之,惠及他人和社会,“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表里结合方面,王阳明以为,致良知统摄了儒家修身的全部内容,不只统摄了内圣,并且统摄了外王,使内圣与外王成为一个有机的全体,“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时间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仅仅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时间,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仅仅一事”。
知 行 合 一
知行合一,建议思维意识关于实践举动的决定性,要求人们在“一念发起处”就要为善去恶,从而完成成人成圣。在王阳明看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说明在品德实践中,善的知比善的行更重要,恶的想法比恶的行为更难铲除。王阳明建议知行合一,便是由于知与行别离,简单使人小看知而注重行,不注意从思维上战胜不善的想法,终究导致了恶的行为,“今人学识,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起,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制止”。
知行合一,便是要在思维源头上建立善的理念,铲除恶的想法,在一念发起时即能为善去恶,“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知道,一念发起处便便是行了。发起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完全,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主旨”。
知行合一,便是要坚持常道和扩大善良礼智之心。“通人物,达四海,塞六合,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心中不忍,为羞恶,为推让,为对错;其见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配偶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心中不忍也,羞恶也,推让也,对错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知行合一,便是要致良知。王阳明中年之后很少提及知行合一,原因在于知行合一现已融入到致良知这一更为简练凝练的出题。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便是知行合一,诚如明儒刘宗周所言:“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纷歧”。
李白诗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心学的实践榜样,终身致力于成人成圣,最终功德圆满,成为传统社会公认的“三立”完人和圣贤。因而,王阳明心学不只有着理论价值,并且有着实践功夫,还有着人格魅力,即便在现代社会,关于每个人的人生及其修身养性,依然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和活跃的指导含义。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夏海),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