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有人都像在追逐梦想一样的追逐金钱,然后告诉大家“我在追逐梦想”。赚到钱的人会带着满身荣光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谈梦想、人脉、圈子、正义、贡献,什么都谈了,却没有谈运气。
当他们看向芸芸众生,看向那些一脸渴求的穷人,他们开始谈努力,而谈来谈去,都是努力。那么,努力就有用吗?
很多人喜欢看成功学和励志类的作品,相信一定认识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左右手,在投资界威名赫赫。同时,他还是一个低调的智者,喜爱读书,他的很多话在各种励志现场被引用,比如:“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是不是感觉说得对极了,身体有没有立刻充满力量,脑海里全是工作、上进、读书、努力,这一类词语像沸腾的开水一样不停翻涌着,这就是成功学的魅力。
如果你真的在某一天成功了,热切的视线纷纷聚焦在你的身上,那时的你可以淡淡地说出这句话来:“因为我要自己配得上。”那一刻,拼搏者终于站上了神坛,攀登者们开始欢呼,然后在假象中沉醉。
2019年,美剧《绝命毒师》席卷全球,该剧导演在被GQ杂志的记者正常采访时问到,“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的回答原文是:“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把一张纸揉成一团,根本不瞄准,随随便便往远处的垃圾桶一扔,就进去了。但接下来你再想这么做,精确瞄准,百般努力,可就是再也进不去了。我们为了拍这部剧,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但是你知道吗?隔壁剧组《老爸说了算》也是这么投入的,那为什么是我们大获成功呢?说实话,我也想知道答案。”
总结下来,他说,因为运气。
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取得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么是努力,要么是资源,要么是天赋,但是事实证明,也许最最重要的,还是运气。
万维钢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论断,如果两个人的天赋差距是5%。那么若干年后,他们的收入差距是多少?还是5%吗?他认为恐怕是500%。
他表示,人类社会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初始条件好一点点,最终结果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不成比例的把这个优势放大。
假设
他假设现在有两个双胞胎姐妹,姐姐因为感冒而错过了高考,20年后,妹妹或许能获得一个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姐姐只是某个化工厂的工人。
这真是令人唏嘘的故事,你会建议那个姐姐明年再考一次对吗?可是这样一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情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再来一次的。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班纳吉和迪弗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创作了《贫穷的本质》,他们直面了我们对于贫穷的思考,认为大家总想用一套统一的、逻辑自洽的话术来解释贫穷,这是一种懒惰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
他们发现,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小,缺乏信息,意志力不坚定,有拖延症什么的,穷人的那些毛病富人也都有,那为什么他们是穷人呢?
班纳吉给出的答案是,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不觉得到的,比如,我们是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的,所以我们不用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往水里加消毒剂。
再比如,我们每天都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给孩子接种疫苗对我们来说是常识,不需要谁来说服我,甚至是艰难地说服我。
不是我们更聪明,更努力,而是我们有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没有呢?
香港有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综艺,《穷富翁大作战》,让社会顶层的人士们感受一下底层的生活,富豪田北辰坚持了一天就放弃了,在当清洁工的日子里,大富翁的脑子停止了转动,他竟然没有思考任何事情,经济,未来,甚至没有一点盼望,努力的工作只是为了吃饱一顿饭。
而接下来,只剩下继续努力的工作,因为还有下一顿饭。最后他对着镜头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个社会,极严厉地惩罚着那些读不成书的人”,仔细感受这句话,不是不读书的人,而是读不成书的人,无论这是不是你自己的原因。
这就是现实的世界,没那么多的人情味,不要那么的去责备自己,也许你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努力一定会成功吗?其实不然,我希望你们依旧相信着,不然还能信什么呢?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llec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