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榜首具翼龙化石骨架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腭区研究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03 22:02:53  阅读:5229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NEW RESEARCH

4月1日,PeerJ在线宣布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汪筱林团队关于魏氏准噶尔翼龙的头骨腭区研讨进展,弥补了准噶尔翼龙的形状辨别特征,为翼龙的系统发育剖析供给了更多信息,也供给了其日子习性方面的依据。

魏氏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weii)是我国发现的榜首具较完好的翼龙化石骨架,由杨钟健于1964年研讨命名。准噶尔翼龙具有十分共同的头部形状特征,如尖长锥状上翘无齿的吻端,圆钝短粗的牙齿,厚重的骨骼等,在翼龙宗族中别出心裁。

中国古动物馆内展出的魏氏准噶尔翼龙骨架

(IVPP V 2776)

跨过半个世纪的发现之旅

196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安排的新疆古生物调查队在乌尔禾区域进行了较深化的户外调查与开掘作业,发现这儿富含白垩纪陆生脊椎动物化石,包含翼龙、鳄类、蛇颈龙类、恐龙和龟鳖类等,并将这一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命名为“乌尔禾翼龙动物群”。

中科院古脊椎所科考队在乌尔禾调查

近十多年来,汪筱林带领科考队在老一辈科学家从前调查的当地,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户外科考,除了持续对乌尔禾区域进行具体的户外作业外,还对相邻周边区域的中生代地层古生物进行调查,发现了很多翼龙、恐龙等骨骼及脚印化石等,丰厚了该区域的古生物类群,也为展开深化研讨供给了重要的化石资料。

共同三维保存提醒重要演化信息

为习惯飞翔,翼龙骨骼细长中空,很难完好保存。即便在保存很多完好翼龙骨架的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也简直都呈二维压扁状况保存。而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不只完好,并且呈三维立体保存,为翼龙腭区这一重要区域的形状学研讨供给了十分抱负的资料。

研讨团队经过对多件魏氏准噶尔翼龙腭区每一块骨骼的具体形状调查和比照,发现准噶尔翼龙在颚区的主要特征改变会集在翼骨的形状上:翼骨的外侧支,从形状上由内向外可分为两部分,其间外侧部分细长且出现相似于开口朝下的抛物线状;两侧翼骨的内侧支向内相接,构成滑润的翼间窝前缘。别的,翼间窝双拱形后缘也是准噶尔翼龙独有特征。

三维立体保存的魏氏准噶尔翼龙腭区腹视图(IVPP V4063)

经过对全世界已知保存颚区的翼手龙类的17个属种化石资料进行比照研讨,从内鼻孔之后的腭面骨骼相互关系和结构剖析,以为魏氏准噶尔翼龙的腭区特征与无齿的神龙翼龙类的成员附近,这一定论与系统发育剖析成果符合。

准噶尔翼龙(A)与神龙翼龙类的妖精翼龙(B)和女神翼龙(C)颚区比照

该研讨还对准噶尔翼龙的食性进行了讨论。研讨发现其上下颌在吻端外旁边面发育从咬合面镜像对称且别离向上下延伸的沟,很可能是其吻端附着角质外套边际的印痕,并调查到滋补孔等新特征,显现准噶尔翼龙吻端发育相似鸟类的角质喙;准噶尔翼龙的牙齿短粗圆钝,与其他大部分翼龙具有的细长尖利的牙齿显着不同,成年个别的牙齿数量一般在上颌一侧发育14-15颗,下颌11枚左右,一些牙齿能够调查到显着的平行于腭面的磨蚀面;上翘无齿具角质喙的吻部、短粗圆钝具磨蚀面的牙齿等形状进一步佐证了其开掘捕食泥沙中具有坚固外壳的贝壳类等食物的日子习性。

魏氏准噶尔翼龙上下颌细长尖利上翘无齿的吻部及附着角质外套的沟状印痕

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形状特征显现短粗圆钝牙齿、磨蚀面及吻端养分孔等

准噶尔翼龙生态复原图(赵闯绘)

本文通讯作者为汪筱林研讨员,榜首作者为博士生陈鹤,其他作者包含蒋顺兴副研讨员、Alexander W. A. Kellner 教授(巴西国家博物馆)、程心副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张鑫俊、裘锐和李阳。

作者:陈鹤、蒋顺兴

供图:陈鹤、蒋顺兴

本研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古脊椎所户外开掘经费和中科院青年立异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