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无曲(1910-2006),名其侃,字无曲,晚年自署钝翁、钝白叟等。斋号有古素室、后素斋、光朗堂等。江苏南通人。国画家。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直插二年级学习,得黄宾虹、郑午昌等亲授。后转入中国文艺学院学习。诗书画印兼擅,且通晓园艺。晚年创建“翰墨水融”说。
所谓“诗中有画,诗情画意”,实乃思维办法,诗人能思常人所不思,如若画家有诗思,则能见常人视若无睹之真美景。
远山乃国画中特有的一种体现办法,或横扫,或竖抹,亦浓亦淡,当视画面而定,或一笔,或数笔,出笔要准,笔随锋转,浓淡自适。心、手、眼一气贯之,方臻化境。
临画亦如琴师操琴,指法纯熟于心,西皮、二黄便从指间天然而然流出来。画临多了,各家笔法也就尽在毫端。
画中烘托实之不易,染得好要有浓淡、有层次,还要可以见笔,近代唯宾虹师最精此法。
上色也须见笔,而“浑”字也不行少,色块既要有比照,又要能统调。
重笔在一幅画中起很大效果,很不简单。第二笔不能重在榜首笔上,要有穿插,似重非重,似连非连,可意到而笔不到,也可笔到意也到,这样方能使之淳厚而又松动,绝无呆板之感。
一幅画无处不是比照而成,黑与白,浓与淡,干与湿,疏与密,大与小,方与圆,横与竖,曲与直,高与低,虚与实。
用笔要能改变,不光要用顺笔,并且要长于用逆笔。宾虹师悟得此理,故其用笔改变多端。
画讲人品、勤勉和视野。人品低质,不免不带庸俗。勤为成之所必备。若只要勤勉,很易囿于成法,故有必要视野高,唯此才干辨真伪、分好坏,汲取各家翰墨之长,自创一格。
作画能为所欲为,逸趣横生,此中诀窍中只要一字,即谓“熟”,游刃有余,巧能生万法。
枯笔不涩,湿墨不滞,方显华滋淋漓,更觉气韵生动,别具风格。
画贵单纯,平常心便是真。
平中见奇不易,奇中见平大不易,用泼墨法,不计成否,心手纵驰,神而明之,惬意也。
作画乃游戏耳,信笔涂去有所及,到处成趣,而匠心介怀者未必皆佳也。
对景写生固能得其形似,然中国画尤贵乎神韵,会意之回忆,为榜首方法。
我初上黄山归来,开端用泼墨法,现在仍是探究。我将墨有意无意地泼在纸上,让它非常天然地构成构图雏形,稍事勾勒,然后皴、擦、点、染,自有万千气象。
我第二、第三次上黄山,几乎没有动笔,仅仅去看,去感触,让黄山之精力与自己之精力一致起来。这样,我胸中之黄山就能层出不穷地移到画中来。
我三上黄山,着意在游,故获益无量。对景写生不是桩难事,重在领会黄山之精力、气味。
泼墨一法,贵在意趣。或以水破墨,或以墨破水,法随意转。或点画勾勒,或皴擦烘染,趣由笔生,一任天然,可谓泼墨。
“翰墨水融”,水乃生命之根源,万物生成,赖水以滋补。因此水与墨到达真实相融,便能与天然之道妙合,夺天工造物之真灵魂。
“翰墨水融”不仅是画法也是画理,内在主要有五个方面:笔、墨、水、融及水的特别位置和效果。国画艺术是有生命的。在我看来,翰墨是骨血,水是血液,融是全体,融通古今,交融天然,消融心灵,交融画中各元素。这“四融”有必要靠水的特别效果与运用,才干融为一体,成为一件生机盎然、神韵无量的著作。这个思维不是我故意研讨而成,而是我在绵长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究、实践,渐渐悟出来的,是天然构成的。因为充沛的发挥水的效果,我探究出有自己特色的泼写结合的画法。
若喜爱,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