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认为要量体温或许血氧饱和度之类。可是……都没有。这是最让我吃惊的一点。或许这是建立在自我呈报的诚信度以及护理对你的目测。但这是我觉得必需求改善的当地。
文 | 马纶鹏
4月8日,美国确诊人数已超越43万之多,逝世超越1.4万,尽管逝世率在3.4%左右,但全球榜首的肯定数量不知道是不是对“美国优先”标语的极大嘲讽。凡事分两方面看,也要客观、科学分析。美国并没有像我国相同“硬着陆”,继续封城,并且现在快速查验的遍及以及相对独立、自觉的阻隔条件,也使得绝大多数确诊能顺畅在家度过。刚刚在家完结阻隔并恢复的哈佛校长是个好比方。美国城市化水平高,但地域也涣散。除了几个超大型城市例如纽约、芝加哥、亚特兰大等,其它根本是小镇化,更挨近我国了解的“农村化”。所以当纽约、新泽西等人口密布州大爆发之外,其实新冠病毒对许多生活在小镇的人并没那么大冲击,不屑戴口罩便是一个明证。可是政府连续出台各种严策,餐厅等服务业撤销堂吃,公共图书馆悉数封闭,这便是最显着的信号。在疫情还在暴虐的关口,即使是小镇和一般城市的一般人治病也变成了大应战。
考量
由于气候转暖,运动出汗,我发现身上有湿疹,但不确认。我想要去看医师,但犹疑了挺久。又由于驾照有效期快到了,要去DMV车管部分(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去续签,这就更让我尴尬。尽管要坚持“少出门,多网络”的准则,可是不可能一向有病不看,有车不开。
翻开CNN 的疫情地图以及由好几个留学生自主开发的北美疫情实时动态,咱们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十分详尽的数据和更新。我在的州确诊率在中游徜徉,我地点的市镇(人口一万多,不到10平方公里)3月中有3例,之后没有再呈现。根本归于地广人稀,我们都故意坚持“交际疏离”的日常习气。考虑到我去专科门诊(Dermatology, 皮肤科),而不是一般发热,并且驾照是出行和登机等必需,综上,所以仍是决议去门诊和DMV。
预定
DMV的电话一向没有人接,我有些不祥预见。所以打电话预定医师。在美国,治病有两条线:一个是和你的家庭医师联络,预定,开始查看,假如需求转院或许专科,由家庭医师来担任;另一条线便是紧迫照护诊所 (Urgent Care)和急诊(Emergency Room),前者是与大医院分隔的私家诊所,但每间 Urgent Care都有自己的营业时间,而后者都是在大医院,这两个的优点便是都无需预定,费用前低后巨贵。我打了好几处镇上专科门诊的电话,不是长期没人接听,便是开门见山说“新冠肺炎期间不承受任何新患者”。再打电话给我的家庭医师,直接转去了电话录音,一大段留言,粗心是:十分时期,不承受任何发热、咳嗽、气喘等患者;只需十分有限的面对面治病的时机;我这没有Covid-19的试剂盒,现在仍是十分严重;假如你有任何症状,请立刻联络911或许大医院。没办法,只能打周边的专科门诊预定。还好,一个20分钟车程以外的当地能承受。急忙供给各种信息。在疫情之前,你只需简略告知他们你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要看的缺点即可;现在却要在电话里详细供给详细的住址、手机、生日、稳妥,以及一再叮咛的“你是否有发烧、咳嗽、气喘、肌肉痛苦等症状;曩昔30天内有没有出国前史;有没有身边人确诊或许密切接触Covid-19”。最夸大还要告知前台,你要开什么车曩昔,他们确保一人一车一位一查看。
就诊
其实去之前看了看一路高升的数字,仍是觉得有些忧虑。提示自己镇定、镇定、科学对待。换上要洗的脏衣服,戴着朋友送的医用口罩,用一次性保鲜袋装上一切证件,开车去了。到了诊所,对不住,先别进来。在门外候着,戴着口罩的护理让你先填写一切个人隐私信息。我还觉得用笔用纸不太卫生,但没办法。接下来我认为要量体温或许血氧饱和度之类。可是……都没有。这是最让我吃惊的一点。或许这是建立在自我呈报的诚信度以及护理对你的目测。但这是我觉得必需求改善的当地。好歹在我国,处处都有健康码,处处要对着脑门来一枪,测温。进入诊所,确实有些不太相同。一切的护理、前台都戴着口罩,消毒水随处可见,歇息处的椅子也不让坐了。那就进屋查看吧。我乘着护理去找医师的档口,仔细洗了两遍手,从来没觉得进诊所需求如此慎重。之后的就诊就和平常差不多,仅仅我全程戴着口罩,显得有些口齿不清。我问医师,你们这防护做得还不错啊,她们说,这是CDC(美国疾病操控与防备中心)的要求;我说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个人防护用品,比方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够用吗。医师说,这不是一般发热门诊,这儿的专科门诊暂时还没有高等级防护。
出了诊所,我就直接去了DMV,果然发现关门大吉,直到4月底。回来一查,法庭、税所、市政厅等重要政府部分都关门了,幸亏的是,驾照更新主动延伸六十天,无需续签,这算是比较人性化的办法。
回到家,洗手,扔保鲜袋,换脏衣服,感觉皮肤都要面目一新了。
新民周刊
修改:龚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