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0日讯 疫情渐去,春光正好,约起来!不过,在和小伙伴们约饭之时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是亲亲热热的一锅吃,还是来个泾渭分明的分餐制?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虽然令人纠结,但疫情之下,已有慢慢的变多的人意识到分餐重要性,也有慢慢的变多的地方开始倡导这一饮食方式。毕竟,我们都要意识到,作为一种可以有效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的饮食方式,分餐不只是个人的饮食上的习惯,更关乎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我就愿意用这样的筷子,这样的一般的它不大容易滋生细菌。公筷是这个颜色的,我的是这个样的,他是这一种的,我们一般的半年,最多半年俺就换一次筷子。”
家住济南的高显敏阿姨今年60多岁了,平时和老伴两个人住,生活也最简单,可唯独吃饭这件事,高阿姨家却跟别人有些不同。每次吃饭的时候,每个人一个碟,一个勺,一个汤碗,除了每人一双筷子,还要有一双公筷。
吃完饭又是盘子、又是碗、又是筷子,一大堆,但高阿姨从来不怕麻烦,已经坚持了40多年了。能够让高阿姨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还得益于退休之前的工作对她的耳濡目染。她18岁就来到济南,干的就是服务行业这一块,当时一半的酒店都是分餐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就养成这个习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是由于很多人还缺少这样的意识,再加上分餐会加重了家务劳动,所以要想在家里吃饭也坚持分餐,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使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是对健康的负责,是对他人的礼貌尊重。分餐,分的是菜品,而不是剪不断的浓浓亲情!
古与今:分餐而食其实是“复古”
许多人认为,合餐是中国传统的饮食上的习惯,分餐是西方人的事。但实际上,分餐的发明人正是我们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分餐并非是“时髦”,更像是“复古”和传统的回归。
回想一下,我们在看以唐代及更早朝代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时,大概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贵胄宴请亲朋,大家相对跪坐,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一碟碟精致的菜肴,觥筹交错,气氛和谐。中国其实历史上最早的时候是分餐的,比如说像周秦或者说是两汉时期,绝大多数都是每人前面会有一个小的案几,然后会有我们叫鼎,然后那时候叫列鼎而食,会有这样的就是分餐制。在唐代左右,分餐和合餐还是会都有的,大概是到了明清左右,可能是人们更喜欢这种围桌和餐的氛围,基本上合餐就是说大家一起吃饭的状态就比较普遍了,实际上它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的。
但即便到了现代,分餐制也屡屡被提起。2003年“非典”之时,对分餐制的讨论和倡导就不断兴起,公勺公筷也一度流行。当时,中国饭店协会制定了《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作为全国300多万家餐饮经营企业分餐制的操作指南,并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强制性国家标准。但伴随着非典疫情的远去,很快带走了人们对于分餐制的热情。
利与弊:现代理念和人情社交之间的碰撞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因其极高的传染性让分餐制“高调”回归公众视野。共用一桌菜,病毒跑得快,分餐制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其对健康和安全有着明显好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途径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群体庞大,而“分餐”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褚传莲介绍说,一些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包括甲肝、戊肝、伤寒、痢疾这一些,包含还有我们非常常见的幽门螺杆菌,这些疾病它是经过一个粪口传播的。所以家庭成员在这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时候,他是在口腔或者是胃肠道都有的,所以你在进餐的时候筷子上是有的,所以为什么是中国人这种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比较高,实际上和这种共餐还是有关系的。
既然分餐好处多多,为何难以成为现代饮食方式的主流呢?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艳认为,很多年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一下子去做一个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当时非典一开始大家还对这个东西比较的推崇,可是慢慢的时候意识一旦放松了,然后又会慢慢懈怠下来。
除此之外,餐饮从业者陈涛认为,公勺公筷在餐饮饮食卫生与安全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一块在我从厨20年当中也没有少培训过,这是我们后厨和前厅一块来配合来做这个事情。但是随着这几年餐饮慢慢走走,向小型化、快餐化这一块就慢慢的没有了。
知与行:推行分餐,任重而道远
疫情之下,已有多地倡导推广分餐制,从舌尖做起,打好疫情阻击战。3月16日,山东率先在国内推出《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餐饮提供者无接触供餐实施指南》,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种模式。山东的这一做法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点赞。同时,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发布的分餐制与无接触共餐省级地方标准,为推广分餐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下一步,将把“分餐制”形成制度推广。
在济南,记者探访发现,目前高端饭店对于分餐制的推广和使用度较高。山东舜和酒店集团参与了山东省分餐制与无接触共餐省级地方标准起草。疫情伊始,该集团旗下酒店便推出“分餐位上”制。集团董事长任兴本介绍,推出“分餐位上”后,顾客从好奇、疑惑到走进酒店尝试,直至建立起十足的信任。现在,酒店上座率正在逐渐恢复,经营状况处在上升期。
不过,记者走访中也发现,一些中低端餐饮店的分餐推广还不尽人意。在济南长清区的一家饭店的大厅里,点好的菜上桌后,并没有放置公勺公筷。餐厅服务人员对于放置公勺公筷也不以为然。
分与合:分餐不分爱,让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如何让分餐制长久推行下去?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褚传莲建议,从长远来看,需要把分餐制和不乱丢垃圾等文明生活小习惯一样,纳入教育的范围,从娃娃抓起,才见到实效。
分餐不分爱。此次疫情让有关分餐制的争议重回大众视野。但我们该意识到,分餐不能仅是一时应急之选,以疫情为契机,让人们形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上的习惯,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分餐进食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从而逐步形成卫生、健康、文明的饮食上的习惯,才能为“舌尖上的安全”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
闪电新闻记者 邓波涛 济南报道